面向对象 - 抽象方法、抽象类、接口
抽象方法、抽象类
-
- 抽象方法:使用abstract修饰并包含在抽象类中的方法,没有方法体,只有声明。定义的是一种“规范”,就是告诉子类必须要给抽象方法提供具体的实现。
- 抽象类:包含抽象方法的类就是抽象类。通过abstract方法定义规范,然后要求子类必须定义具体实现。通过抽象类,我们就可以做到严格限制子类的设计,使子类之间更加通用。
package me.hzyis.test; public abstract class Test { //抽象类 // 抽象方法没有实现,子类继承必须实现,为子类提供规范的模板 abstract public void dog(); //抽象方法 public void run() { System.out.println("跑啊跑啊跑~"); } } class Dog extends Test{ @Override public void dog() { System.out.println("汪汪汪!"); //对父类抽象方法的实现 } }
接口
-
- 接口的作用:
- 接口就是比“抽象类”还“抽象”的“抽象类”,可以更加规范的对子类进行约束,全面专业的实现了:规范和具体实现的分离;抽象类还提供某些具体实现,接口不提供任何实现,接口中所有方法都是抽象方法,接口是完全面向规范的,规定了一批类具有的公共方法规范。
- 从接口的实现者角度看,接口定义了可以向外部提供的服务;从接口的调用者角度看,接口定义了实现者能提供哪些服务。
- 接口是两个模块之间通信的标准,通信的规范。如果能把你要设计的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好,就相当于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大纲,剩下的就是添砖加瓦的具体实现了。做系统时往往就是使用“面向接口”的思想来设计系统。
- 接口和实现类不是父子关系,是实现规则的关系。比如:我定义一个接口Runnable,Car实现它就能在地上跑,Train实现它也能在地上跑,飞机实现它也能在地上跑。就是说,如果它是交通工具,就一定能跑,但是一定要实现Runnable接口。
- 接口的本质:
- 接口就是规范,定义的是一组规则,体现了现实世界中“如果你是…则必须能…”的思想。如果你是天使,则必须能飞;如果你是汽车,则必须能跑;如果你是警察,则必须维护治安。接口的本质是契约,就像我们现实中的法律一样,制定好后大家都遵守。面向对象的精髓,是对对象的抽象,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接口。为什么讨论设计模式都只针对具备了抽象能力的语言(比如C++、Java、C#等),就是因为设计模式所研究的,实际上就是如何合理的去抽象。
- 接口与其他类区别:
- 普通类可以具体实现;抽象类可以具体实现、规范(抽象方法);而接口只定义规范不定义具体实现。
- 接口定义方法:
// 接口定义格式 [访问修饰符] interface <接口名> [extends 父接口1,父接口2,...]{ 常量定义; 方法定义; } // 例子 public interface Test { //接口,接口没有私有常量、方法 int maxAge = 130; //默认为常量,自动使用 public static final 修饰 void test(); //接口下所有方法都是抽象方法,自动使用 public abstract }
- 接口使用方法:
// 接口使用格式 class <类名> implements <接口1,接口2,接口3,...>{ 方法的实现; } class Test2 implements Test{ //使用接口 @Override public void test() { //实现方法 System.out.println("测试接口"); } }
- 接口的多继承:接口支持多继承。和类的继承类似,子接口扩展某个父接口,将会获得父接口中所定义的一切。
interface A { void testa(); } interface B { void testb(); } // 接口可以多继承:接口C继承接口A和B interface C extends A, B { void testc(); } public class Test implements C { public void testc() { } public void testa() { } public void testb() { } }
- 接口的作用: